大盘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均小幅下跌。
盘面上,地产股迎来反弹,天房发展、京投发展、渝开发等涨停;城镇化概念股午后拉升,山水比德、苏州规划涨超10%。券商股继续活跃,华林证券2连板,信达证券、首创证券一度涨停。新冠检测概念股早盘活跃,易瑞生物、贝瑞基因涨停。板块方面,房地产、券商、新型城镇化、新冠检测等板块涨幅居前。
下跌方面,AI概念股展开调整,金山办公、易华录跌超5%。三大运营商盘中跳水,中国移动跌超3%,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跌超2%。液冷服务器、云办公、供销社、ChatGPT等板块跌幅居前。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3800只个股下跌。
(相关资料图)
截至收盘,沪指跌0.82%,深成指跌0.94%,创业板指跌0.73%。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7042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3亿。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46.39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39.21亿元,深股通净卖出7.19亿元。
01
全球风险资产承压
今日,A股走势承压,除了地产、券商等少数板块逆势走强外,多数行业板块均下跌,AI概念股调整尤为明显,算力方向与下游应用端跌幅均居前。整体来看,AI算力概念股上半年业绩普遍低于此前外界预期,或业绩增幅远低于同期公司股价涨幅。
需注意的是,即使在券商、地产等高活跃度板块的背后,内部资金的博弈依旧较为明显,领涨标轮动切换较为频繁。不过,东方财富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投资顾问江峰认为,地产券商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但筑底还需要更多政策合力。
总体而言,在市场延续震荡的背景下,各热点板块间轮动的走势大概率会延续,不过在轮动局面下右侧追价的难度较高。
事实上,A股之外,全球股市今日走势均承压。
亚太股市方面,主要股市收盘全线走低,韩国综合指数跌1.76%;日经225指数跌1.46%,创逾两个月来收盘新低;澳洲标普200指数跌1.5%;新西兰NZX50指数跌0.49%。
欧美股市方面,隔夜,美股三大股指收跌,三大股指跌幅均超1%,标普500指数十一大板块全线下跌,能源板块和金融板块分别以2.44%和1.80%的跌幅领跌,大型科技股几乎全线下跌,银行股普跌;欧股同样不佳,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1.57%,法国CAC40指数下跌1.10%,德国DAX指数下跌0.86%,欧洲STOXX50指数下跌0.96%。
至于全球风险资产承压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消息面上,美国商务部报告称,美国7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7%,为2023年1月以来最大增幅,实现连续四个月增长。此前市场预期该数字将增长0.4%。这份报告显示,由于通胀放缓,7月份消费者支出保持良好,本月零售销售表现强于预期,该数据为美联储提供了进一步支持在今年最后四个月内再次加息的支持,加剧了人们对利率可能在更长时间内持续走高的担忧。
此外,美国银行业或有新风暴。继上周评级机构穆迪下调10家中小型美国银行的评级,并将一些大行列入降级观察名单后。评级机构惠普于当地时间周二警告称,或将下调包括摩根大通在内的数十家美国银行评级。
02
货币“保卫战”打响
相比股市,汇市在近期更受关注。
随着美元指数逼近六周最高,离岸人民币近日一度突破7.33关口,走势承压或许有着国内国外的双重原因:一方面,美元指数近期反弹抬升,主要是由于市场重新开始审视和担忧欧美银行业的基本面和展望,对美元的避险需求有所提高,推升了美元指数;另一方面,MLF利率和7天逆回购利率再次下调,中美利差走阔。
不过,回顾过去一个月的全球外汇市场,不难发现,人民币的跌幅并不在货币贬值榜单的前列,反而是相对抗跌的。
据财联社统计,美元兑G10货币和主要新兴市场货币在过去一个月(20个交易日)的涨跌榜单中,在岸人民币的表现要明显强于其他一系列非美货币,涨幅仅1.43%,是19种货币中除了新土耳其里拉外最为稳健的。相比之下,美元兑所有G10货币涨幅均超过了2%;新兴市场中,美元对大多数货币的涨幅均在2%~8%。
图片来源:财联社
可以看出,虽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来一直在下滑,但兑其他同类货币的汇率却表现较为稳健。根据业内追踪的一组数据,人民币对一篮子24种贸易加权货币的汇率已从6月份的低点攀升了约2%。
目前,一场非美货币的“保卫战”,很可能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打响。
不过相比之下,人民币仍具优势。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尽管表面上央行降息会扩大中美利差,但是如果综合考虑中美通胀差异,中国实际利率仍具优势。从内外环境看,目前影响人民币汇率最大因素来自国内经济复苏前景预期,同时,美元反弹,也构成一定扰动,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是升值的。
往后看,汇率压力只是短期情况。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认为,考虑到美联储加息步伐已近尾声,中国宏观经济基础好、实力强、信心足,外汇政策工具箱办法多、工具全,预计“7.3”将是人民币在三季度的最低点位。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则预计,人民币汇率将在四季度逐渐进入企稳甚至波动回升阶段。
03
A股长期投资时点已至
最后,回到A股市场。
从宏观来看,政策预期落差、宏观数据触底、外部因素扰动叠加在近期快速冷却市场情绪,A股连续多日震荡回调。但政策不断发力、经济触底回升、盈利拐点将现的大方向依然明确,银河证券认为,未来各项政策组合仍具较强预期。当前市场存量博弈为主,结合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及后续政策,加上A股估值绝对低位,预判市场震荡上行的时机已来临。
外资机构同样对A股市场看好。
摩根大通首席亚洲及中国股票策略师刘鸣镝预计,今年三季度末或四季度,最晚明年一季度,中国经济有望进入恢复周期,并向扩张周期过渡。在经历一定时间的盘整之后,市场到年底会出现一定的上升空间。在弱复苏区间市场会比较波动,但从12-24个月的时间段来看,下一个扩张周期的顶点可能在2025年中或下半年。
联博资深市场策略师黄森玮则指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当多数人都悲观的时候,往往是长线的布局时点。在情绪面来到低位(反向指标)、股市估值偏低,以及政策陆续出台等条件支持下,中国股市依然值得长线布局。
配置建议上,民生证券认为有三个方向:
首先,供给约束仍在,大宗商品生产商的股票将伴随通胀中枢的上移,确立其长期盈利中枢,带来历史机会(油、铜、铝、煤炭、贵金属、油运)。
其次,全球制造业可能在未来一季度见底回升,有利于中国已经具备规模和市场份额优势的专业机械、工程机械、机械零部件;以及具备技术优势,正在快速渗透的新能源车(整车、锂电)、光伏。
第三,非银在活跃资本市场预期下将具有弹性和持续性(保险、券商),房地产政策正在调整,关注城中村改造下的建筑、建材、房地产、家电等。红利资产盈利呈现稳定性,在市场尾部信用风险修复后,其过去持续两年的长期牛市或将重新回归。
本文源自:证券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