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王勃,代表作:《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
4、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
5、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
6、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
7、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
8、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
9、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10、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11、2、杨炯,代表作:《从军行》《战城南》等杨炯自幼聪明博学,唐显庆四年(659年)应童子举及第,翌年待制弘文馆,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补秘书省校书郎,唐永淳元年(682年)擢为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唐垂拱二年(686年)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唐如意元年(692年)任盈川令,约如意二年(693年)卒于任上。
12、3、卢照邻,代表作:《长安古意》《十五夜观灯》《元日述怀》 等卢照邻(约636-约695)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人,初唐诗人。
13、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号为“初唐四杰”。
14、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
15、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16、4、骆宾王,代表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帝京篇》《畴昔篇》《咏鹅》等骆宾王(约公元619年—约公元687年), 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
17、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
18、仪凤三年(678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
19、调露二年(680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
20、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为其代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21、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
22、当武后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何托)”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
23、扩展资料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
24、王勃明确反对当时“上官体”,“思革其弊”,得到卢照邻等人的支持(杨炯《王勃集序》)。
25、他们的诗歌扭转了唐朝以前萎靡浮华的宫廷诗歌风气,使诗歌题材从亭台楼阁、风花雪月的狭小领域扩展到江河山川、边塞江漠的辽阔空间,赋予诗以新的生命力。
26、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
27、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
28、陆时雍《诗镜总论》说“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
29、”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杰出人物。
30、他们都是初唐中后期很有才华的诗文作家,四人才名早享,在青少年时代就获得“四杰”的美誉。
31、他们都是官小而名大,年少而才高的诗人,他们在初唐诗坛的地位很重要,上承梁陈,下启沈宋,其中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五律。
32、后人所说的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从他们才开始定型。
33、他们开始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从台阁移到了江山和塞漠,题材扩大,思想严肃,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由他们开始了初步的定型。
34、他们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一种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
35、他们的诗尽管未能摆脱南朝风气,但其诗风的转变和题材的扩大,预示了唐诗未来的发展方向,并起了积极进步的作用,他们是真正的唐诗的揭幕人。
3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初唐四杰。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