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平凉,微风不燥,阳光正好。在泾河的逆光中行走,万尘归一。一场急促的雨夹雪使得这座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的关中平原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愈发动人、活力四射。
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争创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的宣传标语在平凉的大街小巷全覆盖,俨然成了城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平凉是甘肃省第一批获得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命名的城市,也是第四批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的城市。
(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平凉持续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从组织体系、体制机制、技术支持、社会共治等方面强化保障措施,食品安全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食品安全工作和食安城市创建,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体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点任务,作为跟踪督办的重要内容,主要领导批示、调研、督导食品安全工作,听取工作汇报、学习法规文件成为常态化。
——就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平凉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了工作汇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先后3次研究部署食品安全工作,各县、乡、村比照市里的做法,主动扛责履责,相关部门通力协作配合,形成了“党政同责、四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全市1536个村(社区)全部设立工作站、配备协管员,基层食药安委办规范化建设全面达标,基层市场监管所规范化建设全力推进,打牢了食品安全监管基础。
——将包保督导融入党政干部日常工作体系,实施“黄牌警告”制度,有效推动包保责任落实。截至目前,带动市、县、乡、村三级全部完成包保督导工作,督导率达到112.67%。
——将推进落实“两个责任”工作机制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市级党政领导干部发挥“头雁效应”,主动认领任务,16名市级党政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承诺践诺”,16名市级党政领导全部完成两轮督导。
——全市确定包保主体20299户、包保干部4406人,配备食品安全总监577名、安全员2.1万名,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党政干部全覆盖,生产、流通、消费三个环节全覆盖。
平凉在全省范围内先行先试,扩面提质,在推动“两个责任”落实见行见效、开局良好。
平凉市委书记王旭在有关会议上就开宗明义地讲,要始终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党员经营户示范带动作用,强化组织赋能,加大监管力度,严格质量管控,走出一条食品加工全产业链培育发展壮大的新路径,全力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小朋友,要牢记,食品安全很重要,油炸食品方便面,不要把它当饭吃,食品安全记心间,我的健康我做主,何婷宣。”走进静宁县第三幼儿园,一幅手绘画映入笔者眼帘,上面枝枝歪歪地写着这句话。副园长、食品安全总监樊玲玲说,幼儿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本身就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的防护意识需要从小培养,必须从娃娃抓起,让安全营养陪伴孩子健康成长。人人争当食品安全的小小宣传员和监督员,同学之间也相互监督,还能把更多的信息传递给家长,逐步达成食品安全共治局面。
学校食堂探索实行“双安全员”机制,推动落实了“索证索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落实落细,开启学校食堂规范化、标准版管理模式。
平凉一中的宣传片里能清晰地看到市委书记、市长督导工作、教育局局长和学生一起用餐的场景。平凉一中教育集团总校长李生强说,学校坚持高位推动,监管直管双管发力,有力有效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的落实,切实保障了校园食品安全,筑牢了师生健康防线,有力推进了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促使教育质量持续快速提升。
崆峒区打造了面制品集中配送中心,引导支持小作坊入驻集中加工区生产经营,起点高、规模大、效果好,用发展和创新的思维解决监管的难题,为小作坊聚点成块、形成产业探索了路子。
“食品安全不能仅是说说而已,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才是真本事”,崆峒镇镇长李伟说。“两个责任”的阳光雨露,哺育出崆峒食品的蓬勃生机。
静宁是陇东食品加工的集散地,也是平凉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桥头堡”和“前锋营”。
静宁县委、县政府把落实“两个责任”作为善治良方,将食品安全“包保制”与食品产业“链长制”相结合,通过政府为民实事项目,引导支持小作坊入驻集中加工区生产经营,建设了静宁县食品集中加工产业园。
“将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建设作为治理食品‘三小’的长效之策,列支政府奖补200万元实施‘食品小作坊出城入园项目’,引导支持100户小作坊入驻金果博览城豆(面)制品、工业园区肉制品2个集中加工区,面积13010㎡,投资8亿元,预计年产值2亿元,为小作坊聚点成块、规范生产、形成产业探索路子”。静宁县副县长范军说。
范军表示,静宁将坚决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加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积极探索“静宁方案”“静宁模式”“静宁经验”“静宁突破”,扮靓“羲皇故里”的沃野凝脂和锦绣文萃,守护“苹果之乡”的云树万家和千里炊烟。
“明府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坐落在东城区最大的一家餐饮企业,食品从业人员高达60余人,通过专题讲座、实际操作、现场演示、答题练习、技能比武等多种方式开展食品从业人员培训,从业人员全部持培训合格证上岗,有效降低了风险隐患”,当地市场监管负责人介绍。
正在给儿子办婚礼的顾大妈在酒店门口迎来送往,她说,办婚宴,不怕花钱,就怕吃得不干净不放心,现在好了,能通过明厨亮灶、后厨参观的方式,打消自己的疑虑。同时,让她也成为了食品安全的参与者、见证者和监督者,她对此深感荣幸。
公司食品安全员小李说,建立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是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的前提。为此,公司以建设“4D厨房”为目标,以“6T管理”为抓手,落实“4定岗位责任制”,全面优化“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和机制,严抓制度管理,建立自查管控新模式,确保了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自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启动以来,平凉坚持以包保到位促“精准防控”,以履职到位促“末端发力”,以督导到位促“终端见效”,全力推进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走深走实。
“抓落实不应该看作是一时之需,而应该形成一种常态,把落实‘两个责任’作为践行‘三抓三促’行动的有力抓手,以打造‘示范引领’项目为突破口,着力在抓提升、建机制、增实效上下功夫,全力打通食品安全责任制落实‘最后一公里’,给人民交一份满意的食安答卷。”平凉市市场监管局局长杨永生说。
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庆邦强调,要将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和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作为贯彻“三抓三促”行动的具体实践,健全工作机制、采取有效措施,上下协同发力、实现终端见效,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马计)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